2)第338章 童贯定计,方腊筹谋_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与陈遘相识多年,曾论过同宗,不由拍腿叫道:“彦昭一语提醒,我现在就给亨伯写信,求他走动。”

  王汉之语重心长地继续道:“走动倒是走动,树荣切记莫短了手上。”

  陈建身为一路安抚,哪里不知其间勾当,咬牙道:“我自晓得,多谢彦昭提点。”

  说罢,也不避讳另外两个安抚使,直接写信,片刻封好后唤来身边亲随,又在司内挑拣两名心腹长官,带了五十壮勇,押送一大车细软财物,悄悄往东京而去……

  却说东京相府,王黼正在观看朱勔密信,他神情惊愕,自言自语道:“睦州竟然破了?这张徽言忒也无用!”

  此刻他感觉阵阵头疼,犹豫此事是否要向道君皇帝禀告,如今道君皇帝陶醉丰亨豫大说辞,若是启奏东南大乱,必然会大发雷霆,骂他无能处理不好政事,造成此等恶果!说不定还会革去他的宰相官位,贬官外放,因此,上回睦州知州张徽言奏报方腊作乱,他反而骂他胡乱张惶,命他克期清剿。

  可若是不向官家禀报实情,日后方腊贼势日盛,甚至向江北打来,道君皇帝治他的欺瞒之罪,下场亦不会好上多少。

  王黼心中不得计,一时郁郁,便带了几个亲信差从,抬了几担特制的蜡烛往宫城而去。

  到了皇宫,正逢道君皇帝穿着绣金披红背夹,头戴青玉冠,前面内侍扛着香烟缭绕的镂花银香炉,后边宫女拿琉璃镶玉掌扇,去临清宝录宫诵经悟道。

  王黼连忙见礼道:“启禀官家,臣督造的龙涎醒脑香烛已运到,还请官家试用。”

  道君皇帝让他点燃试看,王黼点上一对香烛,不一会,只见烛焰耀动,升起缕缕青烟,一阵阵清幽雅致的异香,扑鼻而来,深吸一口,香气入脾,开经透骨,清神理气,且留香持久。

  道君皇帝闻得此香,不由夸道:“爱卿果真能干,竟造得如此奇香明烛,天上人间少有!今日正好把此烛带去清宝录宫孝敬神明,爱卿可多多督造一些来,日后宫中就用此香烛。“

  “遵官家旨!”王黼应声后,只字不敢提东南之事,礼送道君皇帝离去后,就匆匆回府。

  回到府里,他心中却愈发犹豫,反复考量之下,依旧决定先不将方腊之事报上……

  东南大多数官员都怕得罪蔡京、王黼、朱勔三人,但不怕的人里却有一个是两淮路转运使陈遘。

  政和年间,这陈遘曾因直言得罪蔡京,被贬归故里,后来竟又被直接起用,道君皇帝居然还给他升了官,随后一路亨通,做到两淮转运,这次进京如不出意外,肯定是要接一路安抚使的。

  他这个人直率,样貌又不错,落在道君皇帝眼中,就是孤忠的臣子,道君皇帝看他顺眼,所以才一路提拔。

  陈遘原是京官,曾在东京置办家业,此时在家中等待朝令,便收到了陈建的来信。

  他一看信上所写,立刻吃了一惊,急忙又仔细询问来人,听说方腊大军已经向杭州逼近,却因王黼、朱勔欺瞒,致使朝廷援军迟迟不向东南发兵,未免心中大恶。

  陈遘自是对道君皇帝忠心,左右思索此事不报不行,但王黼从中挡路,就要想法子绕过王黼直接向道君皇帝禀奏,可他现在待命在家,没有差遣不能上朝,也不能入宫,就得想个旁的办法。

  最后他思来念去,看着陈建送过的金银财物,心生一计,不由想到了内侍省都押班张迪。

  张迪爱财,只要在张迪那里使上银子,让张迪帮忙把奏章递上去,那么此事基本会成。

  陈遘说办就办,当天夜里就想办法约出张迪,将事情一说,张迪也是大惊,又见了一车金银,便承揽下此事。

  第二日下朝,道君皇帝去太清小筑抄写经文,张迪瞅瞅四下无人,心内念着那一车金银珠宝,当即跪下,手举陈遘奏章和陈建书信,颤颤悠悠道:“官家,东南出了天大乱子,卑奴不敢不向官家禀报!”

  道君皇帝不怕听“天下太平”几字,听上千遍万遍都行,而且越听越爱听,但只听一次这“天大的乱子”就觉得刺耳,紧皱眉头看向张迪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p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